一、布線的一般原則 布線應根據線路要求、負載類型、場所環境等具體情況,設計相應的布線方案,采用適合的布線方式和方法,同時應遵循以下一般原則。 1.選用符合要求的導線 對導線的要求包括電氣性能和機械性能兩方面。導線的載流量應符合線路負載的要求,并留有一定的余量。導線應有足夠的耐壓性能和絕緣性能,同時具有足夠的機械強度。一般室內布線常采用塑料護套導線。 2.盡量避免布線中的接頭 布線時,應使用絕緣層完好的整根導線一次布放到頭,盡量避免布線中的導線接頭。因為導線的接頭往往造成接觸電阻增大和絕緣性能下降,給線路埋下了故障隱患。如果是暗線敷設(實際上室內布線基本上都是暗線敷設),一旦接頭處發生接觸不良或漏電等故障,很難查找與修復。必需的接頭應安排在接線盒、開關盒、燈頭盒或插座盒內。 3.布線應牢固、美觀 明線敷設的導線走向應保持橫平豎直、固定牢固。暗線敷設的導線一般也應水平或垂直走線。導線穿過墻壁或樓板時應加裝保護用套管。敷設中注意不得損傷導線的絕緣層。 二、明線 明線是指將導線沿墻壁或天花板明敷設,包括塑料線卡固定、鋼精扎頭固定、瓷夾板固定、塑料線槽板固定等形式。明線通常采用單股絕緣硬導線或塑料護套硬導線,這樣有利于固定和保持走線平直。 1.塑料線卡固定 塑料線卡如圖1所示,由塑料線卡和固定鋼釘組成,圖(a)為單線卡,用于固定單根護套線;圖(b)為雙線卡,用于固定兩根護套線。線卡的槽口寬度具有若干規格,以適用于不同粗細的護套線。敷設時,首先將護套線按要求放置到位,然后從一端起向另一端逐步固定。固定時,按圖2所示將塑料線卡卡在需固定的護套線上,釘牢固定鋼釘即可。一般直線段可每間隔20cm左右固定一個塑料線卡,并保持各線卡間距一致。在護套線轉角處、進入開關盒、插座盒或燈頭時,應在相距5~10cm處固定一個塑料線卡,如圖3所示。走線應盡量沿墻角、墻壁與天花板夾角、墻壁與壁櫥夾角敷設,并盡可能避免重疊交叉,既美觀也便于日后維修,如圖4所示。如果走線必須交叉,則應按圖5所示用線卡固定牢固。兩根或兩根以上護套線并行敷設時,可以用單線卡逐根固定[見圖6(a)],也可用雙線卡一并固定[見圖6(b)]。布線中如需穿越墻壁,應給護套線加套保護套管,如圖7所示。保護套管可用硬塑料管,并將其端部內口打磨圓滑。
 圖1
 圖2
 圖3
 圖4
 圖5
 圖6
 圖7
2.鋼精扎頭固定 鋼精扎頭由薄鋁片沖軋制成,形狀如圖8所示。用鋼精扎頭固定護套線的方法與使用塑料線卡類似,需注意的地方例如:應沿墻角或壁櫥邊沿敷設,直線段固定點的間距,護套線進入轉角、開關盒或插座盒時的固定距離,交叉走線及并行走線的固定方法等,均與塑料 線卡固定布線相同。與塑料線卡所不同的是,采用鋼精扎頭固定時應先將鋼精扎頭固定到墻上,方法如圖9所示,沿確定的布線走向,用小鋼釘將鋼精扎頭釘牢在墻上,各鋼精扎頭間的距離一般為20cm左右,并保持間距一致。然后將護套線放置到位,從一端起向另一端逐步固定。固定時,按圖10所示用鋼精扎頭包繞護套線并收緊即可。
 圖8
 圖9
 圖10
3.瓷夾板固定 瓷夾板適用于固定單股絕緣導線。瓷夾板有雙線式、三線式等形式,包括上瓷板、下瓷板和固定螺釘,如圖11所示。雙線式瓷夾板具有兩條線槽,用于固定兩根導線。三線式瓷夾板具有3條線槽,用于固定3根導線。布線時,先按圖12所示沿布線走向每隔80cm左右在墻壁上鉆孔并釘入木楔子,各木楔子間距應一致。再將瓷夾板用木螺釘輕輕固定在木楔子上,如圖13所示,木螺釘暫不要擰緊。(http://www.foto-moss.com版權所有)然后將兩根單股絕緣導線分別放入瓷夾板的兩條線槽內,擰緊固定螺釘即可。固定時,應如圖14所示,先擰緊一端的瓷夾板,拉直導線后再擰緊另一端的瓷夾板,最后擰緊中間各個瓷夾板,這樣可以保持走線平直美觀。如果布線需轉向,應在距導線轉角處5~10cm用瓷夾板固定,如圖15所示。4根導線平行敷設時,可以用雙線式瓷夾板每兩根分別固定,也可用三線式瓷夾板整體固定,分別如圖16(a)、圖16(b)所示。
 圖11
 圖12
 圖13
 圖14
 圖15
 圖16
4.塑料線槽板固定 塑料線槽板結構如圖17所示,由線槽板和蓋板組成,蓋板可以卡在線槽板上。采用塑料線槽板固定布線,是指將導線放在線槽板內固定在墻壁或天花板表面,如圖18所示,直接看到的是線槽板而不是導線,因此比直接敷設導線要美觀一些。由于線槽板一般由阻燃材料制成,所以采用塑料線槽板布線還提高了線路的絕緣性能和安全性能。(http://www.foto-moss.com版權所有)布線時,首先按設計的線路走向將線槽板固定到墻壁上,如圖19所示每隔1m左右用一鋼釘釘牢。如在大理石或瓷磚墻面等不易釘釘子的地方布線,則可用強力膠將線槽板粘牢在墻壁上。固定線槽板時要保持橫平豎直,力求美觀。在導線90°轉向處,應將線槽板裁切成45°角進行拼接,如圖20所示。線槽板與插座盒(開關盒、燈頭盒等)的銜接處應無縫隙,如圖21所示。線槽板固定好后,將導線放置于板槽中,再將蓋板蓋到線槽板上并卡牢,布線即告完成。塑料線槽板有若干種寬度規格,可根據需要選用。同方向的并行走線可放入一條線槽板內,轉向時再分出。圖22所示為線槽板的分支連接。
 圖17
 圖18


三、暗線 暗線敷設是指將導線埋設在墻內、天花板內或地板下面,表面上看不見電線,可更好地保持室內的整潔美觀。暗線一般采用穿管敷設的方法,室內布線通常采用硬塑料管。在一般居室墻面上短距離布線也可將無接頭的護套線直接埋設。 1.穿管敷設 穿管敷設暗線是指將鋼管或硬塑料管埋設在墻體內,導線穿入在管子中進行布線,如圖23所示。由于硬塑料管比鋼管重量輕、價格低、易于加工,且具有耐酸堿、耐腐蝕和良好的絕緣性能等優點,在一般室內布線中得到越來越普遍的應用。敷設方式有兩種:一種是在建筑墻體時將布線管預埋在墻內;另一種是在建好的墻壁表面開槽放入線管,再填平線槽恢復墻面。下面主要介紹后一種方式。
 圖23
(1)硬塑料管的選用。布線用管應選用聚乙烯或聚氯乙烯等熱塑性硬塑料管,要便于彎曲、具有良好的彈性和一定的機械強度,具有阻燃性能。管壁厚度不小于3mm。管子的粗細根據所穿入導線的多少決定,一般要求穿入管中所有導線(含絕緣外皮層)的總截面不超過管子內截面的40%,如圖24所示,可依此確定布線管的管徑。
 圖24
(2)硬塑料管的彎曲。熱塑性硬塑料管可以局部加熱彎曲,方法是將硬塑料管需彎曲的部位靠近熱源,旋轉并前后移動烘烤,待管子略軟后靠在木模上,兩手握住兩端向下施壓進行彎曲,如圖25所示。沒有木模時可將管子靠在較粗的木柱上彎曲(見圖26),也可徒手進行彎曲。彎曲半徑不宜太小,否則穿線困難。彎曲硬塑料管時還要防止將管子彎扁,可取一根直徑略小于待彎管子內徑的長彈簧(例如拉力器上的長彈簧),插入到硬塑料管內的待彎曲部位,然后再按前面方法彎管,彎好后抽出長彈簧即可,如圖27所示。對于管徑較大而不太長的管子,可在待彎管子內灌滿干黃沙,并堵塞兩頭后再行彎管,彎管成型后再倒出黃沙,如圖28所示。
 圖25
 圖26
 圖27
 圖28
(3)硬塑料管的連接。熱塑性硬塑料管可以局部加熱后直接插接,首先將待連接的兩根管子分別做倒角處理,如圖29所示,然后將外接管的準備插接的部分均勻加熱烘烤,待其軟化后,將內接管的準備插入部分涂上黏膠用力插入外接管內,如圖30所示。插入部分的長度應為管子直徑的1.5倍左右,以保證一定的牢固性。(http://www.foto-moss.com版權所有)硬塑料管也可以用套管進行粘接,如圖31 所示,將兩根待接管子的連接部位涂上一層黏膠,分別從兩端插入套管內即可,套管的內徑應等于待接管子的外徑,套管的長度應為待接管直徑的3倍左右,A、B兩管的接口應位于套管的中間。
 圖29
 圖30
 圖31
(4)導線穿管敷設。首先應按照布線要求在墻壁表面開鑿線槽,線槽的寬度與深度均應大于所用布線管的直徑。然后將導線穿入布線管,再將穿有導線的布線管放入線槽并固定,如圖32所示,最后用水泥或灰漿填平線槽恢復墻面。布線管在線槽內的固定方法如圖33所示,可用固定卡子將布線管固定在線槽內[見圖33(a)],也可直接用兩枚鋼釘交叉釘牢將布線管固定住[見圖33(b)]。
 圖32
 圖33
2.護套線直接埋設 塑料護套線具有雙重絕緣層,在無接頭、無破損的前提下,可以直接用于普通住宅或辦公室的室內暗線敷設。 (1)開鑿線槽。按照布線要求在墻面上開鑿線槽,線槽應有一定的寬度和深度,以能夠很好地容納布線為準。線槽走向應橫平豎直,在轉向處應有一定的弧度,避免護套線90°直角轉向,如圖34所示。在開關盒、插座盒、接線盒處,應開鑿方形盒槽,如圖35所示,其大小以能夠容納所裝線盒為準。
 圖34
 圖35
(2)布線。將整根護套線按照布線要求沿線槽布放,無分支的線路應用整根護套線布放到位(見圖36)。中途安排有開關盒或插座盒的線路可分段布放,并在開關盒或插座盒內連接(見圖37)。中途有分支的線路應將分支點選在接線盒或插座盒內,并分段布放護套線(見圖38)。同走向并行的線路可放在同一線槽內,如圖39所示,并應在同一根護套線的始端與末端做好記號,以便連接線路時識別。
 圖36
 圖37
 圖38
 圖39
(3)固定。護套線布放完畢后,將護套線放入線槽,并按圖40所示用線卡或鋼釘予以固定,最后用水泥填平線槽。
 圖40
(4)連接線路。在接線盒、開關盒、插座盒或燈頭盒內,將分段布放的護套線按線路要求連接起來。連接時特別要注意識別護套線記號,以防接錯。 四、導線接頭點的安排 為保證布線質量和用電安全,線路中導線不應有接頭。導線分支等必需的接頭可安排在插座盒、開關盒、燈頭盒或接線盒內,既美觀又便于日后維修。 1.安排在插座盒內 在導線分支處或其他必需的導線連接處,可設置一插座盒,作為導線的接頭點,也可將導線迂回繞行至附近的插座盒內做接頭。圖41示例中,圖(a)為原設計圖,水平走向的導線需向下分支到插座,導線接頭不可避免,解決的辦法有兩個:①將插座盒上移至導線接頭處,如圖41(b)所示;②將導線向下繞行至原插座盒內進行接頭,如圖41(c)所示。這樣做的導線分支保證了布線中途無接頭。
 圖41
2.安排在開關盒內 也可以將必需的導線接頭安排在開關盒內。圖42示例中,圖(a)為原設計圖,水平走向的導線需向上分支到開關,解決導線接頭的辦法是,將接頭處上移至開關盒內,如圖42(b)所示,向右的導線從上方的開關盒繞行,避免了布線中途的導線接頭。
 圖42
3.安排在燈頭盒內 還可以將導線接頭安排在燈頭盒內,這主要適用于電燈開關在燈具上而線路上無開關的情況。圖43示例中,圖(a)為原設計圖,水平走向的導線有兩個向上的分支到A、B兩個壁燈,為避免布線中途的導線接頭,我們可將兩個接頭處分別上移至A、B兩個燈頭盒內,如圖43(b)所示;也可修改導線走向,將A、B燈頭之間向下的連接線改為A、B燈頭之間水平走線,如圖43(c)所示。 4.安排在接線盒內 如果導線分支不可避免,附近也沒有可利用來做接頭點的開關盒、插座盒等,解決的辦法只能是在接頭處安排一個接線盒。圖44示例中,為實現圖(a)的設計,我們可在接頭處增設一個接線盒,將接頭放在接線盒內,如圖44(b)所示。完成接線后,蓋上接線盒蓋板,如圖44(c)所示。對于圖45(a)所示電路,可以分別用兩個接線盒做接頭,見圖45(b);也可以只用一個接線盒,而將向右上的分支導線從左邊的接線盒中連接后繞行出來,如圖45(c)所示。
 圖43
 圖44
 圖4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