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c是什么?為什么要學plc編程?PLC能夠給我們帶來什么好處?最近在招生中常常有電工朋友這么問。感覺每次都要回答一遍很累,再說了,這不是幾句QQ聊天就能表達到位的專業前景描述。想想還是提筆寫封公開信。希望我這封信能夠開啟眾多的電工朋友走入工業自動化學習的這扇門。 我先引用一個小故事,差不多每個電工朋友都會遇到的故事。這個小故事的主人公還有一個人,職稱叫電氣工程師。電氣工程師?不見的技術如何吧?我公司的有個電氣工程師畢業都快兩年了,啥也不會,簡單的控制照明電路都搞不好…….。拿這個對比,說明沒意義吧?哈哈,我正是要拿這個對比說事。我承認以上都是不爭的事實。而且例子還多的是。但接下來的講述我想就是你心里的疙瘩了:公司來了一批比較先進的設備,安裝調試,基本沒你的事,那個所謂極差的電氣工程師被老板親自點名參與安裝調試。還有更重要的資料保管。平臺效益出來了吧。!你之所以能成為一個技術過硬的電工,是因為你在電工這條路上走了好多年。電氣工程師的工作本來就和電工朋友的工作有很多的交叉之處,你還會接觸很多這樣的新電氣工程師,難不成你還想一直這樣嘲笑下去。當然可以換句話說這是人生知足態度。要是這樣就不必往下看了,因為我實在沒辦法點燃你學習的熱情。 也許你認可我所說的,但是現在是文憑社會,我沒有文憑呀?這點上確實讓人有點無奈,我也認為很不公平。想公平只能你自己想法辦了…..。當然你要是覺的懂技術也很有市場,不妨往下看。那么電氣工程師能做什么呢? 電氣工程師一般是工業自動化畢業的學生。所謂工業自動化本質上就是解放勞動力讓高效的機器代替更多的勞動力,并提高產品質量。于是設計的主題上來了,現在很多企業里的舊設備都可以進行自動化升級改造。把呆板的繼電器控制系統換成靈活的PLC控制系統;蛟谠械腜LC系統里增加你所要求的動作功能,再增加個觸摸屏或組態王hmi人機界面,實現操作人員與機器的對話。建立歷史記錄查詢,比如機臺過載或故障你就可以調出相應的歷史數據,進行數據對比分析。建立工程師站,讓管理人員與工程技術人員在辦公室里就可以掌控所有設備的狀態與生產數據。還可以讓機臺報表的自動生成,這樣就可以少幾個文員啦。借此申請其中一個做你秘書多好! 以上只是個電氣工程師夢的簡單描述,我們電工朋友怎樣才能實現這個夢呢。本篇第二段我有說過電工和電氣工程師在工作上有很多重疊之處,只是電氣工程師本質上多了一個以技術為核心的東東叫PLC我們沒有學過,F在我們就對這個所謂的技術核心進行解剖:PLC全稱可編程邏輯控制器,是一種能夠把各種電氣元器件的輸入信號通過程序的形式演化成PLC的各種運算并將結果輸出的這么一種電子裝置。哈哈,這句的重點是程序,要編輯程序就要用到編程語言。PLC的編程語言有:語句表 邏輯塊 梯形圖 其中梯形圖說白了就是我們電工的編程語言。電工有自己的編程語言?是的,不用懷疑。再往下看你多年的技術結晶也許就可以轉化成為一種計算機語言了(PLC在某種意義上就是一臺計算機)。 平時我們在設計星三角降壓啟動時,就是用導線把3個接觸器 一個時間繼電器 還有一些按鈕和保護裝置按一定的邏輯關系組合起來。我暫時把這稱為:電工在設計控制系統時的硬元件邏輯組合。而PLC編程就是把PLC提供的軟元件按一定的邏輯關系進行組合,從而達到我們想要的輸出結果。PLC的軟元件基本上和我們電工使用的元件極其相似,說白一點就是模仿電工的電路設計理念。如:中間繼電器、計時器、計數器、輸入繼電器、輸出繼電器、數據寄存器、還有一些功能指令等組成。以上除了功能指令是不是都很熟悉。用編程軟件里的“導線”把這些軟元件按一定的邏輯關系串起來就是編程。這要比我們在實物中的硬接線要簡單的多,不是嗎?我想這一段對電工朋友來說會有一定的感悟,這就對了。結合自身的技術基礎踏入PLC編程之路只不過是一種思維方式的轉化…….。 |
電工學習網 ( )
GMT+8, 2021-12-6 2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