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機控制系統是在自動控制技術和計算機技術飛速發展的基礎上產生的。本世紀50年代中期,經典的控制理論已經發展成熟,并在不少工程技術領域中得到了成功的應用。連續控制系統的典型結構如圖1所示,系統中各處的信號均為連續信號。![]() 圖1 連續控制系統的典型結構 但是,經典的控制理論也有明顯的局限性,在對復雜系統的設計和復雜控制規律的實現上很難滿足更高的要求。而計算機技術的發展為新型控制規律的實現提供了非常有效的手段,兩者的結合極大地推動了自動控制技術的發展。 圖1中,給定值與反饋值經過比較器比較產生偏差,控制器對偏差進行調節計算,產生控制信號驅動執行機構,從而使被控參數的值達到期望值。將連續控制系統中的比較器和控制器的功能用計算機來實現,就組成了一個典型的計算機控制系統,其基本框圖如圖2所示。在計算機控制系統中,計算機的輸入和輸出信號都是數字信號,而被控對象的被控參數一般都是模擬量,執行器的輸入信號也大都是模擬量,因此,需要有將模擬信號轉換為數字信號的A/D轉換器,以及將數字信號轉換為模擬信號的D/A轉換器。 ![]() 圖2 計算機控制系統基本框圖 計算機控制系統的控制過程通?梢詺w結為以下兩步: 。1)數據采集及處理,即對被控對象的被控參數進行實時檢測,并輸給計算機進行處理。 。2)實時控制,即按已設計的控制規律計算出控制量,實時向執行器發出控制信號。 上述過程的不斷重復,使整個系統能夠按著一定的品質指標工作,并且對被控參數和設備本身所出現的異常狀態及時進行監測并作出迅速處理。 |
電工學習網 ( )
GMT+8, 2021-12-6 20:44